手足口病患儿疹子越出越多属于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但需警惕重症表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斑丘疹。
手足口病皮疹通常在发病后1-2天内逐渐增多,3-5天达到高峰,这是病毒复制活跃期的正常病理过程。皮疹初期为红色斑丘疹,随后发展为透明小水疱,周围有红晕,多分布于手掌、足底、臀部及口腔黏膜。疹子数量增多与病毒载量相关,多数患儿伴随轻度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整体精神状态尚可。
若皮疹持续增多超过5天,或出现高热不退、肢体抖动、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表现,可能提示重症手足口病。少数患儿可能并发脑炎、肺水肿等严重情况,与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有关。早产儿、3岁以下婴幼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出现病情快速进展。
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皮疹引发感染,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口腔疱疹可用生理盐水漱口,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及皮疹变化,出现嗜睡、呕吐、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须立即就医。疾病具有自限性,多数患儿7-10天可痊愈,恢复期仍有传染性需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