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可通过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输血支持、生活调整等方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呕血、黑便、头晕、心悸等症状。
1、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止血药物如血凝酶冻干粉、氨甲环酸注射液能帮助控制出血。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可选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内镜治疗
内镜下止血是急性出血的首选方法,包括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热凝止血、钛夹止血等技术。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内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需禁食并密切观察再出血迹象。
3、手术治疗
当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常见术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手术适用于溃疡穿孔、肿瘤出血或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等情况。高龄患者手术风险较高,需评估心肺功能后谨慎选择。
4、输血支持
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出现休克症状时需要输血,以红细胞悬液为主,严重出血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输血需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循环超负荷。同时要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生活调整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出血停止后逐渐恢复活动。饮食从禁食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避免粗糙、过热、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停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腹压增高的动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出血量,记录呕血、黑便次数。恢复期应进食易消化、高蛋白、富含铁的食物如鱼肉、蛋羹、菠菜等,少量多餐。避免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定期复查胃镜,按医嘱服用抑酸药物预防复发。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再次呕血、黑便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