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基底细胞癌与肛门鳞状细胞癌在组织来源、发病特点和治疗方式上存在差异。肛门基底细胞癌通常生长缓慢且转移概率较低,肛门鳞状细胞癌则更具侵袭性且与HPV感染相关。
肛门基底细胞癌起源于肛门皮肤基底细胞,多见于老年人,病灶常表现为缓慢增大的溃疡或结节,边界清晰,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治疗以局部广泛切除为主,预后较好。肛门鳞状细胞癌起源于肛门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常见于年轻患者。病灶多呈浸润性生长,易侵犯周围组织并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需结合放化疗及根治性手术,复发风险较高。
肛门基底细胞癌对放疗敏感性较低,手术切除后通常无须辅助治疗。肛门鳞状细胞癌具有中度放疗敏感性,术后常需同步放化疗以降低复发概率。两种癌症的病理形态也有显著区别:基底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伴周围基质收缩,鳞状细胞癌则可见角化珠和细胞间桥结构。
建议出现肛门肿物、出血或疼痛症状时及时就医,通过肛门镜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HPV感染风险行为,接种HPV疫苗有助于预防鳞状细胞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