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需要手术时可通过石膏固定、支具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方式治疗。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因素引起。
1、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是骨折保守治疗的常用方法,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无明显移位的骨折。石膏能够提供稳定的外部支撑,帮助骨折端保持对位对线,促进骨折愈合。石膏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防止石膏松动或压迫皮肤。石膏固定时间通常为4-8周,具体时间根据骨折部位和严重程度决定。
2、支具固定
支具固定适用于部分稳定性骨折或骨折愈合后期的保护性固定。支具具有可调节性,便于观察伤口和进行功能锻炼。常见支具包括腕关节支具、膝关节支具等。支具固定期间需注意支具的松紧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或过松失去固定效果。支具固定时间通常为2-6周,具体时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和肿胀,促进骨折愈合。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以及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如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药物治疗期间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头晕等。
4、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有助于缓解骨折后的疼痛、肿胀,促进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常用物理治疗方法包括超声波治疗、红外线治疗、低频脉冲电刺激等。物理治疗通常在骨折稳定后开始,治疗频率和疗程根据个体情况决定。物理治疗期间需注意治疗强度,避免过度刺激影响骨折愈合。
5、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骨折保守治疗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功能锻炼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早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中期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后期加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训练。功能锻炼期间需注意避免过度负重或剧烈运动,防止再次损伤。
骨折保守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适量增加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有助于骨折愈合。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如出现疼痛加重、肿胀明显、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骨折愈合后仍需继续功能锻炼,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