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2缺乏症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膳食调查等方式诊断。维生素B2缺乏症通常由摄入不足、吸收障碍、代谢异常、需求增加或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口角炎、舌炎、眼部症状等。
1、临床表现
维生素B2缺乏症的典型症状包括口角炎、唇炎和舌炎,口角可能出现皲裂、糜烂,舌部呈现紫红色或品红色,舌乳头萎缩。眼部症状表现为畏光、流泪、结膜充血,严重时出现角膜血管增生。皮肤症状可能包括脂溢性皮炎,尤其在鼻唇沟、耳后等皮脂分泌旺盛区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阴囊或外阴瘙痒、红肿等生殖系统症状。这些症状结合膳食史可初步判断维生素B2缺乏。
2、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测定是诊断维生素B2缺乏的金标准,活性系数超过1.4提示缺乏。尿中维生素B2排泄量检测也是常用方法,24小时尿中维生素B2排泄量低于50微克可辅助诊断。血液中维生素B2浓度检测可直接反映体内储备,但受近期摄入影响较大。部分医疗机构可能开展负荷试验,通过测定口服维生素B2后尿中排出量来评估缺乏程度。
3、膳食调查
详细询问患者近期饮食习惯可发现维生素B2摄入不足的情况。长期不吃动物性食品、奶制品和绿叶蔬菜的人群风险较高。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青少年和老年人需求增加,更易出现摄入不足。酗酒者因饮食不规律和吸收障碍风险增加。某些特殊饮食如长期素食且不注重营养搭配者,维生素B2摄入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4、排除诊断
需要与维生素B6缺乏、烟酸缺乏等其它B族维生素缺乏症鉴别。某些皮肤病如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可能与维生素B2缺乏的皮肤表现相似。口腔疾病如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等需与维生素B2缺乏的口腔症状区分。药物引起的口炎如化疗药物副作用也需要排除。必要时可进行试验性治疗,补充维生素B2后症状改善可帮助确诊。
5、特殊人群评估
婴幼儿维生素B2缺乏可能表现为生长迟缓、易激惹,需结合喂养史评估。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因需求增加,即使摄入量达到普通成人推荐量仍可能出现缺乏。慢性病患者如肝病、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吸收利用障碍风险高。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疟药可能干扰维生素B2代谢。这些人群出现相关症状时应高度警惕维生素B2缺乏可能。
维生素B2缺乏症确诊后应及时补充维生素B2片剂,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奶类、蛋类、瘦肉、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摄入。避免过度淘米和长时间光照食物以减少维生素B2损失。合并其他营养素缺乏时应全面补充。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者需就医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吸收障碍等基础疾病。定期监测症状改善情况和实验室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