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甲亢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β受体阻滞剂辅助治疗、中医调理等。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及合并症等因素选择个体化方案。
1、抗甲状腺药物
抗甲状腺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缓解症状,适用于轻中度甲亢或妊娠期患者。常用药物包括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可能引起皮疹、关节痛或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血常规,疗程通常持续12-18个月,部分患者停药后可能复发。
2、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适用于药物不耐受或复发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甲亢加重或永久性甲减,需终身补充甲状腺素。禁忌用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治疗前后需低碘饮食并避免密切接触婴幼儿。
3、手术治疗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适用于甲状腺显著肿大压迫气管、怀疑恶变或药物控制不佳者。术前需用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至正常范围,术后可能发生声嘶、低钙血症等并发症。需终身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甲状腺素替代剂量。
4、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可快速缓解心悸、手抖等交感兴奋症状,但不能根治甲亢。常作为其他治疗的辅助手段,哮喘、心力衰竭患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血压,症状控制后逐步减量停用。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甲亢多属肝郁化火或阴虚阳亢证,可用夏枯草、牡蛎等中药疏肝清热。针灸选取太冲、三阴交等穴位调节免疫,需配合西医规范用药。食疗推荐百合粥、菊花茶等滋阴降火,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甲亢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规律监测甲状腺功能。出现高热、心悸加重等甲状腺危象征兆需立即就医。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建议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及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