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什么病

发布于 2025/07/04 09:02

儿童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血管炎性疾病,属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炎症。该病多见于2-10岁儿童,主要与感染、食物过敏、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皮肤瘀点瘀斑、胃肠黏膜出血、关节肿胀及血尿蛋白尿等。

1、发病机制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IgA介导的血管炎是核心病理改变。当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反应,形成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出血。常见诱因包括链球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疫苗接种、海鲜或牛奶等食物过敏,部分病例与遗传易感性有关。

2、典型症状

皮肤紫癜是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双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的出血性皮疹,按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约三分之二患儿伴发关节肿痛,以膝关节和踝关节为主。半数病例出现阵发性脐周腹痛,严重者可并发肠套叠。肾脏损害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部分患儿进展为紫癜性肾炎

3、诊断方法

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增多,有助于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尿常规检查可发现红细胞和蛋白,血清IgA水平常升高。皮肤活检显示小血管周围IgA沉积是确诊依据,但通常无须常规进行。腹部超声有助于评估肠道并发症。

4、治疗措施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轻症患儿采用对症治疗,如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双嘧达莫片改善微循环。腹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严重肾脏损害需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所有患儿均需定期监测尿常规,持续肾脏损害者需肾内科专科治疗。

5、预后管理

多数患儿4-6周内症状消退,但约三分之一病例会复发。肾脏受累程度决定长期预后,约5%患儿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恢复期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疫苗前需咨询医生。建议家长记录患儿每日尿色变化,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持续随访至少2年。

患儿日常应保持皮肤清洁,穿着柔软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急性期暂停鸡蛋、海鲜等高风险致敏食物。恢复期可逐步添加新食物并观察反应,避免剧烈运动直至紫癜完全消退。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腹痛加剧、血便、尿量减少等预警症状,出现异常应及时复诊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