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通常不会直接导致胎停,但重症感染可能增加妊娠并发症风险。流感病毒感染可能通过高热、炎症反应或继发细菌感染间接影响胎儿发育,需结合孕妇体质、感染严重程度及孕周综合评估。
孕妇感染流感病毒后,多数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及时退热补液、卧床休息可缓解症状,病毒通常在1-2周内被清除。妊娠期免疫系统变化可能延长恢复时间,但规范治疗下较少造成胎儿异常。需监测体温避免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8.5℃时应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孕期安全退热药。
当流感进展为重症肺炎或脓毒血症时,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此时母体缺氧、酸碱失衡或循环障碍可能干扰胎盘血流,增加流产或早产概率。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孕妇风险更高。需住院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使用奥司他韦胶囊,并加强胎儿监护。孕早期持续高热超过39℃达48小时以上者,建议完善超声检查评估胚胎情况。
孕妇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感染,避免接触发热患者。出现流感症状后需保证每日2000ml饮水,摄入鸡蛋羹、燕麦粥等易消化食物。如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或胎动异常,须立即就医。妊娠期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医生指导,禁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