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壁腹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术前评估、术中操作规范、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该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由专业医务人员执行,患者需配合体位调整与呼吸控制。
1、术前评估
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排除严重凝血障碍、肠管扩张或腹腔粘连等禁忌证。患者应告知医生过敏史、用药史,女性需明确是否妊娠。术前禁食4-6小时,排空膀胱,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2、体位选择
常规取仰卧位,穿刺侧稍抬高;少量腹水者可选择侧卧位。穿刺点需避开瘢痕、肠管及充盈膀胱,通常选脐与髂前上棘连线外1/3处。肥胖或特殊病例需超声定位引导。
3、无菌操作
术区需用碘伏溶液由内向外消毒3遍,铺无菌洞巾。操作者戴无菌手套,穿刺针连接三通阀及引流袋。进针时嘱患者屏气,采用Z字形进针法减少腹水渗漏风险。
4、引流控制
首次放液量不超过1000毫升,肝硬化患者不超过300毫升/次。引流速度宜缓慢,观察有无腹痛、血压下降等反应。标本需及时送检生化、细胞学或细菌培养。
5、术后观察
穿刺点加压包扎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6-8小时。警惕出血、感染或肠穿孔等并发症,表现为持续腹痛、发热或引流液浑浊。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出现异常需立即就医。
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48小时内避免沐浴。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至普食,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促进创口愈合。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腹围及体重变化。术后1周复查超声评估腹水消退情况,长期腹水患者需排查肿瘤、结核等病因并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