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手术后可通过保持伤口清洁、监测激素水平、预防感染、调整饮食、适度活动、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垂体瘤术后护理有助于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1、保持伤口清洁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用手触碰伤口。每日用医用消毒液轻柔擦拭伤口周围皮肤,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若发现伤口敷料潮湿或脱落,应及时就医更换。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术后1-2周内避免盆浴或游泳。
2、监测激素水平
垂体瘤术后可能出现激素分泌异常,需定期检测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指标。若出现多饮多尿、乏力、食欲改变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尿崩症或垂体功能减退。医生可能会开具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进行替代治疗,须严格遵医嘱用药。
3、预防感染
术后免疫力较低,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保持居住环境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咳嗽、尿频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头孢克洛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不可自行购买服用。
4、调整饮食
术后初期宜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等。恢复期可逐步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如鱼肉、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高盐高脂食物。若存在尿崩症,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
5、适度活动
术后1-2天可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3天后逐步下床慢走。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弯腰、低头等动作,防止颅内压波动。术后1个月内不宜提重物或进行跑步、游泳等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6、定期复查
术后需按医嘱定期进行头颅MRI、视力视野检查及激素水平检测。首次复查通常在术后1个月,之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若出现头痛加重、视力下降、多饮多尿等症状应立即就诊。长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激素异常。
垂体瘤术后护理需注意生活细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深色蔬菜,有助于神经系统恢复。适当进行深呼吸训练、肢体伸展等康复锻炼,但需避免增加颅内压的动作。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和用药情况,陪同患者按时复查。术后3-6个月内避免长途旅行或高空作业,若需乘坐飞机应提前咨询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有任何异常及时向主诊医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