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什么疾病

发布于 2025/07/04 11:46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获得性凝血功能紊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消耗性减少及继发性纤溶亢进。该病可由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创伤、产科并发症等多种病因诱发,临床表现为广泛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核心病理机制是凝血系统过度激活。当机体受到原发病刺激时,组织因子大量释放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同时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弥漫性微血栓。这一过程持续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激活纤溶系统,最终导致凝血与纤溶失衡。典型症状包括皮肤瘀斑、穿刺部位渗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倾向,以及少尿、呼吸困难等器官缺血表现。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纤维蛋白原降低、D-二聚体升高是常见实验室特征。治疗需同时处理原发病和凝血异常,包括抗凝治疗、凝血因子补充、抗纤溶药物应用等。肝素钠注射液常用于抑制血栓形成,新鲜冰冻血浆可补充凝血因子,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有助于控制纤溶亢进。病情危重时需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生命支持。

日常护理需密切监测出血体征和器官功能,避免创伤性操作。饮食应选择易消化软食,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蔬菜。患者及家属需了解疾病风险,出现新发瘀斑、血尿等症状时立即就医。预后与原发病控制程度相关,早期干预可改善生存率,但严重病例仍存在较高死亡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