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感染可通过清洁伤口、局部用药、口服药物、手术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眼外伤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侵入伤口引起,可能伴随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清洁伤口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用冲洗液轻柔冲洗眼部伤口,避免揉搓或挤压。清洁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减少外界污染。若伤口存在异物,应由专业医生处理,不可自行取出。
2、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类眼药水控制感染。真菌性感染可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用药前需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睛,防止交叉感染。
3、口服药物
严重感染时需联合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全身抗生素。病毒感染可配合阿昔洛韦片治疗。用药期间禁止饮酒,需完成全程治疗以防耐药性产生。
4、手术治疗
对于角膜溃疡穿孔、眼内炎等严重情况,可能需行角膜清创术、玻璃体切割术等手术干预。术后需严格保持术眼清洁,按医嘱使用抗炎眼膏预防继发感染。
5、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每2-3天复查一次,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视力变化。恢复期避免游泳、长时间用眼,外出佩戴防护眼镜。若出现视力骤降、剧烈头痛需立即急诊。
眼外伤感染期间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油烟、粉尘刺激。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促进修复。禁止擅自热敷或使用民间偏方,所有治疗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恢复后仍需定期检查眼底,排查迟发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