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消肿通常需要1-2周,痊愈时间一般为4-12周,具体与骨折部位、严重程度及个体恢复能力有关。
骨折后局部组织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肿胀。早期1-3天肿胀可能加重,伴随淤血和疼痛,此时可通过冰敷减轻症状。随着炎症消退,肿胀在1-2周内逐渐缓解。若骨折涉及关节或软组织损伤较重,消肿时间可能延长至2-3周。骨折愈合分为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塑期,临床愈合通常需4-8周,但完全恢复骨强度需3-6个月。上肢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较快,约4-6周可恢复基本功能,而下肢骨折如胫骨骨折需8-12周。高龄、营养不良或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恢复时间可能延长。康复期间需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进度。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肿胀期过后可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饮食上增加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鱼类,必要时遵医嘱补充碳酸钙D3片或骨化三醇软胶囊。若肿胀持续超过3周或伴随发热、皮肤发红,需警惕感染或血栓风险,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