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变程度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区分标准主要依据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一级静脉曲张主要表现为下肢浅表静脉轻度扩张,血管呈蚯蚓状或网状,站立时明显,平卧后减轻,通常无疼痛或仅有轻微酸胀感。此时皮肤颜色正常,无水肿或色素沉着,属于早期病变。二级静脉曲张的静脉扩张更明显,迂曲成团,站立时可见明显隆起,伴有下肢沉重感、疲劳感,久站后可能出现轻度水肿,休息后可缓解。皮肤可能出现轻微色素沉着或湿疹样改变,但无溃疡形成。三级静脉曲张是严重阶段,下肢静脉显著迂曲扩张,皮肤出现明显色素沉着、硬化或萎缩,伴有持续水肿,部分患者会出现静脉性溃疡,多位于踝部内侧,溃疡难以愈合且易复发。三级静脉曲张常伴有血栓性浅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静脉曲张分级对治疗方案选择有指导意义。一级可通过压力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改善;二级可能需要结合硬化剂注射或射频消融等微创治疗;三级往往需要手术干预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无论处于哪一级别,均建议避免久站久坐、控制体重、抬高患肢,出现溃疡或血栓迹象需立即就医。日常可穿戴医用弹力袜,选择适宜强度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促进静脉回流,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以增强血管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