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病理是什么?

发布于 2019/05/21 15:45 复禾健康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病理是什么?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引起的以肾脏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尿的改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等特征。病程较短,大多预后良好。本病屑中医“水肿”、“血尿”范畴。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病理是什么?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风淫外袭,肺失宜降,导致通调水道障碍,不能下输膀胱,小便不利,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或疮疡湿毒,漫淫皮肤,内侵肺肾,致津掖气化失常:或冒雨涉水,居住潮湿,水湿之气内侵,脾为湿困,或湿热内塑,三焦气机阻滞,或风热内侵,热注下焦等,是急性肾炎发病的主要机制。因为肺、脾、肾功能受损,水湿泛滥,精微下注,络伤血溢,故发生水肿、蛋白尿、血尿等。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系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细苗常见,真菌、病毒、原虫等也可引发本病。肾小球病变的发生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1)抗原(如链球菌的某些成分)与抗体(免疫球蛋白)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与补体结合并滞留于肾小球,激活补体,引起肾小球正常结构的物理和免疫化学性质改变。

(2)炎症时吞噬细胞在吞噬免疫复合物时,释放的溶菌酶及肾脏和尿中浓度增加的醣甙酶,均可使肾小球结构中的醣肽成分破坏。

(3)纤维蛋白沉着于系膜区刺激系膜增殖,可使肾小球炎症发展、迁延。其病理变化为肾小球系膜及内皮细胞增殖、伴多形核白细胞及单核细胞渗出,严重者肾小球渗出,出血,毛细血管襻坏死,少数球囊上皮细胞有新月体形成,肾小管变化不明显,肾间质可出现单校细胞漫润及水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