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半脱位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活动受限、肘部畸形及局部肿胀。桡骨半脱位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因牵拉手臂导致桡骨头从环状韧带中滑脱引起。
1、患肢疼痛
桡骨半脱位后患儿会立即出现肘部剧烈疼痛,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他人触碰患肢。疼痛主要由于桡骨头移位压迫周围软组织及神经所致。家长需避免强行活动患儿手臂,应保持患肢屈肘90度自然下垂,及时就医复位。
2、活动受限
患儿患侧前臂呈旋前位固定,无法自主完成旋后动作,拒绝做抬手、握物等动作。检查时可发现患肢主动活动范围明显减小,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这种情况需要专业医生通过轻柔的旋后手法完成复位。
3、肘部畸形
部分患儿可见肘关节轻度肿胀,桡骨头处可能有轻微隆起,患肢常保持内旋姿势。但典型畸形在外观上可能不明显,需通过X线检查确认桡骨头与肱骨小头的相对位置关系。
4、局部肿胀
损伤初期肘关节周围可能出现软组织肿胀,皮肤温度略升高。肿胀程度通常较轻,若出现严重肿胀需排除合并骨折可能。复位后肿胀可逐渐消退,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发现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停止牵拉患肢,用三角巾临时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避免热敷或按摩。桡骨半脱位复位后需观察1-2周,期间避免剧烈活动患肢。日常照顾幼儿时应注意避免单侧牵拉手臂,提拉儿童时应同时扶持双侧腋下。若复位后症状未缓解或反复脱位,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先天性韧带松弛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