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控制糖尿病并发症需综合管理血糖、血压、血脂,并定期筛查靶器官损害。主要措施包括饮食调整、规律运动、药物控制、血糖监测和并发症筛查。
1、饮食调整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严格控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建议分餐制,每餐主食不超过100克,搭配足量非淀粉类蔬菜。合并肾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高血压患者应减少钠盐摄入。
2、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抗阻训练每周2-3次。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存在视网膜病变者需避免剧烈跑跳,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选择水中运动减少足部压力。
3、药物控制
遵医嘱规范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合并心血管疾病可考虑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同时控制血压低于130/80毫米汞柱,使用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片。血脂异常者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
4、血糖监测
每周至少监测4次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测1次。使用动态血糖仪可发现隐匿性高血糖和夜间低血糖。记录血糖数据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血糖波动大时增加监测频率。
5、并发症筛查
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神经病变评估。足部每日自查,每季度专业足病检查。心电图和颈动脉超声筛查大血管病变。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激光治疗。
建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血糖稳定。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波动诱发血糖升高。学习糖尿病知识,与医生保持沟通,出现多饮多尿加重、视力模糊、手足麻木等症状及时就诊。家属应协助记录用药和监测数据,陪同定期复查,共同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