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视网膜脱落需重点做好定期检查、避免剧烈运动、控制基础疾病、防护眼部外伤四方面。视网膜脱落可能与高度近视、眼部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素有关,早期干预可降低发病概率。
1、定期检查
高度近视或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通过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技术筛查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存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等高危病变者,需遵医嘱缩短复查周期至3-6个月。孕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可能加重视网膜脆弱性,建议孕前及孕中期各检查一次。
2、避免剧烈运动
跳水、蹦极、拳击等高速冲击性运动可能诱发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者需严格避免。日常可选择游泳、散步等低冲击运动,运动时注意避免头部剧烈晃动。重体力劳动如搬运重物时,应控制憋气动作以减少眼内压波动。
3、控制基础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定期监测眼底变化。高血压患者应维持血压低于140/90mmHg,避免血压骤升导致视网膜血管异常。高度近视者可通过角膜塑形镜或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延缓近视进展。
4、防护眼部外伤
从事机械加工、建筑等职业时需佩戴防护眼镜,防止异物撞击眼球。儿童玩耍尖锐物品需家长监督,羽毛球、篮球等运动建议使用护目镜。若出现闪光感、飞蚊症突然增多等前驱症状,应立即禁止剧烈活动并就医。
保持用眼习惯方面,建议连续用眼40分钟后远眺5分钟,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黑暗环境刷手机。饮食中适量增加深色蔬菜、蓝莓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视网膜健康。出现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征兆时,需在24小时内就诊眼科进行眼底检查,早期激光治疗可有效封闭视网膜裂孔预防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