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脊椎疼痛要警惕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脊柱肿瘤三种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多见于老年人,脊柱肿瘤可能为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1、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僵、夜间疼痛加重等症状。疾病早期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症状,中晚期需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如注射用依那西普控制炎症。患者应避免久坐,坚持脊柱伸展运动。
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能与骨量减少、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痛、身高变矮等症状。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抑制骨吸收,配合碳酸钙D3片补充钙质。恢复期建议佩戴支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3、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可能与原发骨肿瘤、乳腺癌转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夜间痛醒等症状。需通过CT或MRI明确肿瘤性质,原发性肿瘤可考虑手术切除如椎体肿瘤切除术,转移瘤需结合放疗和靶向治疗如唑来膦酸注射液。早期确诊对预后至关重要。
出现后背脊椎疼痛时需观察疼痛特点,强直性脊柱炎多伴随晨僵,骨折常由轻微外伤诱发,肿瘤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建议避免提重物或过度弯腰,睡眠选择硬板床,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体重下降、发热等症状时应尽快就诊脊柱外科。日常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5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骨密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