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抽搐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就医干预等方式治疗。发烧抽搐通常由高热惊厥、脑炎、癫痫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水浸泡,防止寒战加重抽搐。同时保持环境通风,减少衣物包裹,帮助散热。若抽搐发作中,需将患者侧卧防止误吸,松开领口并移除周围危险物品。
2、药物治疗
高热惊厥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地西泮注射液静脉推注控制抽搐,配合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退热。脑炎引起的抽搐需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并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癫痫持续状态需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或左乙拉西坦片长期控制。
3、就医干预
首次发作抽搐、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伴有意识障碍时需立即急诊。医生可能进行腰椎穿刺排除颅内感染,脑电图检查鉴别癫痫,头部CT或MRI排查结构性病变。重症患者需住院监护,必要时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惊厥药物。
发生抽搐时应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口腔物品。恢复期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补充电解质饮料。既往有抽搐史者需定期神经科随访,避免过度疲劳或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家长需学习惊厥发作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家中常备退热药物和体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