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炎夜间鼻塞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调整睡姿、热敷鼻部、使用鼻喷激素、口服抗组胺药等方式缓解。儿童鼻炎通常由过敏原刺激、病毒感染、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鼻腔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生理盐水冲洗
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或洗鼻器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家长需选择儿童专用等渗盐水,避免使用高渗溶液刺激黏膜。冲洗时可让儿童头部稍前倾,避免呛咳。该方法对过敏性鼻炎和感染性鼻炎均适用,能暂时缓解鼻黏膜水肿。
2、调整睡姿
将儿童枕头垫高15-30度,采取侧卧位睡眠。家长需观察确认鼻腔通气侧在上方,利用重力作用减轻鼻甲充血。合并腺样体肥大时,可尝试俯卧位改善通气。注意避免颈部过度弯曲导致呼吸不畅,床垫不宜过软以防体位滑落。
3、热敷鼻部
用40℃左右温毛巾敷于鼻梁及两侧迎香穴,每次5-10分钟。蒸汽吸入可选用生理盐水或薄荷脑溶液,家长需全程监护防止烫伤。热敷能促进鼻腔血液循环,稀释黏稠分泌物,对慢性鼻炎及感冒后鼻塞效果较好。操作后立即擦干面部避免着凉。
4、使用鼻喷激素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黏膜炎症反应。家长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喷药次数和疗程,喷药时避开鼻中隔。适用于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或伴鼻息肉的情况,连续使用2-4周见效。用药后需清洁鼻腔减少药物沉积。
5、口服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鼻痒和分泌物增多。建议睡前1小时服用,避免与柑橘类果汁同服。对尘螨、花粉等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效果显著。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
家长应定期清洁儿童居室,使用除螨仪处理床品,保持湿度50%-60%。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记录鼻塞发作时间与环境因素,帮助医生判断过敏原。若鼻塞伴张口呼吸、睡眠呼吸暂停或持续脓涕,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腺样体肥大或鼻窦炎。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