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附睾炎可能引发睾丸脓肿、慢性附睾炎、不育症、睾丸萎缩、阴囊窦道等后遗症,常见并发症包括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等。急性附睾炎多由细菌感染、尿路逆行感染等因素引起,需及时抗感染治疗以避免病情进展。
1、睾丸脓肿
急性附睾炎未及时控制可能形成睾丸脓肿,表现为患侧阴囊红肿热痛加剧,伴持续高热。脓肿多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导致,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治疗需穿刺引流或手术切开,配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延误处理可能破坏睾丸生精功能。
2、慢性附睾炎
约20%急性附睾炎患者会转为慢性,表现为附睾区反复隐痛、坠胀感,劳累后加重。慢性炎症与急性期治疗不彻底相关,可能伴随输精管增粗。治疗可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甲硝唑片,配合局部热敷。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影响精子运输功能。
3、不育症
双侧附睾炎反复发作可能导致梗阻性无精症。炎症反应使附睾管腔纤维化,阻碍精子成熟与排出。精液分析可见精子数量减少或活力下降。治疗需根据梗阻部位选择附睾管吻合术,或采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调节生精功能。早期控制急性炎症是预防关键。
4、睾丸萎缩
严重感染可破坏睾丸血供,导致睾丸实质萎缩。表现为患侧睾丸体积进行性缩小,质地变软,伴睾酮水平下降。超声显示睾丸血流信号减弱。可尝试注射用绒促性素促进睾丸功能恢复,但已发生萎缩的睾丸难以逆转。
5、阴囊窦道
脓肿破溃后可能形成经久不愈的感染性窦道,持续排出脓性分泌物。需手术切除窦道及病变组织,术后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长期窦道存在可能继发鳞状上皮癌变,需病理检查排除。
急性附睾炎患者应卧床休息并托高阴囊,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及剧烈运动,选择宽松透气内裤减少摩擦。若出现阴囊皮肤发紫、剧烈疼痛或高热不退,提示病情加重需立即就医。愈后定期复查精液质量及睾丸超声,尤其备孕人群需评估生育力保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