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PET-CT表现

发布于 2025/07/04 19:03

多发性骨髓瘤的PET-CT表现主要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代谢活性增高,典型特征包括多发局灶性放射性浓聚、弥漫性骨髓浸润及髓外软组织肿块。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PET-CT可通过18F-FDG显像评估肿瘤负荷、髓外病变及治疗反应。

多发性骨髓瘤在PET-CT上的表现具有高度特异性。溶骨性病变表现为骨骼局部放射性摄取增高,常见于脊柱、骨盆、肋骨等中轴骨,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弥漫性骨髓浸润显示为全身骨髓代谢弥漫性增高,SUV值通常超过肝脏本底。约20%患者出现髓外病变,表现为软组织肿块伴高代谢,多见于肝脏、脾脏、淋巴结等部位。部分患者可能合并病理性骨折,PET-CT可同时显示骨折线及周围代谢活跃区域。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原有病灶的放射性摄取可降至正常骨髓水平。

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与MRI相比,PET-CT能更全面评估全身骨骼受累情况,尤其对髓外病变的检出率更高。标准摄取值有助于鉴别活动性病灶与治疗后纤维化,SUVmax超过4.2通常提示疾病进展。假阴性可能发生在非分泌型骨髓瘤或病灶较小的情况。假阳性需与骨折愈合期、骨髓炎等良性病变鉴别。新型示踪剂如11C-胆碱可提高对微小残留病的检测灵敏度。

建议疑似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完善血尿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穿刺等检查综合评估。PET-CT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以上,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检查后应多饮水促进示踪剂排泄,24小时内避免接触孕妇及儿童。定期复查PET-CT有助于监测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