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期间频繁咳嗽可能由流感病毒直接刺激、继发细菌感染、气道高反应性、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流感咳嗽主要表现为干咳或伴有痰液,常伴随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
1.流感病毒刺激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后,会破坏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局部炎症反应。这种刺激会激活咳嗽反射弧,引发保护性咳嗽。患者可能出现咽喉刺痛感,咳嗽多为阵发性干咳。治疗需针对流感病毒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减轻气道炎症。
2.继发细菌感染
流感后免疫力下降易继发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此时咳嗽转为深部咳痰,痰液可呈黄绿色或铁锈色,伴有胸痛和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湿啰音,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
3.气道高反应性
病毒感染后约30%患者会出现暂时性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接触冷空气、粉尘等刺激后咳嗽加重,夜间尤为明显。这种咳嗽特点为痉挛性干咳,可持续2-8周。可遵医嘱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调节白三烯,或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支气管痉挛。
4.鼻后滴漏刺激
流感常合并鼻炎鼻窦炎,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会持续刺激咳嗽感受器。患者自觉有液体从鼻腔流向咽部,频繁清嗓,晨起咳嗽明显。建议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配合氯雷他定糖浆减轻鼻黏膜水肿,鼻塞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5.胃酸反流加重
流感期间卧床休息增多、饮食不规律易诱发胃食管反流。胃酸刺激咽喉部会引起烧灼样咳嗽,平卧位时加重,可能伴反酸嗳气。需调整饮食习惯,睡前3小时禁食,必要时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
流感咳嗽期间应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避免摄入辛辣、过甜或过咸食物刺激咽喉。咳嗽超过2周不缓解、出现咯血或呼吸困难时需及时就诊。恢复期可进行呼吸操锻炼,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帮助改善肺功能。注意区分流感咳嗽与新冠肺炎症状,必要时进行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