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04 19:44

发热的体温上升期主要表现为寒战、皮肤苍白、畏寒、四肢冰凉、心率加快等症状。体温上升期是发热过程的初始阶段,此时体温调定点上移,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

1、寒战

寒战是体温上升期的典型表现,由于体温调定点上移,机体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产生热量,表现为全身颤抖。寒战可能伴随肌肉酸痛、皮肤起鸡皮疙瘩等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此时应避免过度保暖导致体温骤升,可适当增加衣物但不宜包裹过严。

2、皮肤苍白

体温上升期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导致面色苍白、唇色发白、甲床毛细血管充盈减慢。皮肤温度降低与核心体温升高形成反差,触摸体表可能感觉冰凉。这种现象在儿童和老年人中更为明显,需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口唇青紫等缺氧表现。

3、畏寒

患者主观感到寒冷甚至发抖,与环境温度无关,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原反应的结果。畏寒程度与体温上升速度相关,快速高热时症状更显著。此时不宜采用酒精擦浴等强制降温手段,以免加重寒战反应。

4、四肢冰凉

外周血管收缩使四肢末端血液循环减少,表现为手脚冰冷、指端发绀,与核心体温升高形成鲜明对比。儿童可能出现手脚冰凉但躯干滚烫的情况,测量腋温时需擦干汗液并夹紧体温计至少5分钟。

5、心率加快

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率约增加10-15次/分,这是机体代偿性增加心输出量以适应代谢需求的表现。但心率过快可能加重心脏负荷,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警惕,若持续超过120次/分应就医评估。

体温上升期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小时测量一次并观察伴随症状。保持环境温度适宜,补充适量温水避免脱水,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若寒战持续超过2小时、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出现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儿童发热期间家长应注意观察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及有无皮疹等伴随症状,避免过度包裹导致热性惊厥风险增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