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套叠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干预。肠套叠通常由肠道蠕动紊乱、肠道感染、肠道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空气灌肠复位
空气灌肠复位是肠套叠的首选非手术疗法,适用于发病48小时内且无肠坏死征象的患儿。通过肛门注入气体使套叠肠管复位,操作需由专业医师在X线或超声引导下完成。复位后需观察6-8小时确认无复发,期间禁食并静脉补液。该方法成功概率较高,但可能并发肠穿孔,需备有紧急手术预案。
2、手术治疗
当空气灌肠失败或存在肠坏死、腹膜炎时需行剖腹探查术。
3、日常护理
复位后初期喂养应从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开始,如米汤、稀释配方奶,2-3天后逐步过渡到软食。家长需记录患儿排便次数与性状,观察是否再次出现阵发性哭闹、血便等复发征兆。保持腹部保暖避免受凉,按医嘱定期复查腹部超声。6个月内避免剧烈摇晃或颠簸患儿,减少肠道蠕动异常风险。
肠套叠患儿康复期应维持清淡易消化饮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避免过早添加高纤维辅食,新增食物需逐样尝试并观察耐受情况。日常发现异常哭闹伴呕吐时,家长应立即按压宝宝腹部检查是否有包块,及时就医排查。恢复阶段可进行轻柔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开手术切口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