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易发人群主要包括产后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和长期腹压增高女性。尿失禁的发生主要与盆底肌损伤、雌激素水平下降、慢性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1、产后女性:
妊娠和分娩过程会对盆底肌造成牵拉损伤,特别是难产、多胎妊娠或胎儿过大等情况。盆底肌支撑力下降会导致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时漏尿。产后可通过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严重者需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或悬吊手术。
2、围绝经期女性:
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尿道黏膜萎缩、闭合压力下降。这类尿失禁多属于混合型,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症状。激素替代疗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建议加强盆底肌训练。
3、长期腹压增高:
慢性咳嗽、便秘、肥胖或长期重体力劳动会导致盆腔压力持续升高。这种情况可能引发急迫性尿失禁,常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状。控制基础疾病、减轻体重、避免提重物是重要干预措施。
预防尿失禁需注意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BMI建议保持在18.5-23.9之间;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摄入;坚持每天进行30分钟盆底肌锻炼如缩肛运动;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勤更换;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尿动力学检查能明确分型,早期干预可获得更好疗效。对于已出现症状者,可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判断病情,避免因害羞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