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主要病因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治疗、碘缺乏或过量、垂体或下丘脑病变、药物影响等。
1、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病因,患者体内产生抗甲状腺抗体,导致甲状腺组织逐渐被破坏。早期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甲状腺萎缩。典型表现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治疗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剂量。
2、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治疗
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后必然发生甲减,需终身替代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格雷夫斯病也可能损伤甲状腺功能。这类医源性甲减通常需要根据手术范围和残留甲状腺功能调整左甲状腺素钠片剂量,术后需密切随访甲状腺功能。
3、碘缺乏或过量
长期严重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常见于偏远缺碘地区。过量碘摄入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尤其是有潜在甲状腺疾病者。通过尿碘检测可评估碘营养状态,缺碘地区需补充碘盐,碘过量者需限制海带等高碘食物摄入。
4、垂体或下丘脑病变
垂体肿瘤、产后垂体坏死等疾病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下丘脑病变影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这类中枢性甲减需先治疗原发病,激素替代需同时评估肾上腺和性腺功能,避免单独补充甲状腺激素诱发肾上腺危象。
5、药物影响
锂制剂、胺碘酮等药物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靶向药物也可能引起甲减。使用这些药物期间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出现甲减症状时需评估是否调整用药方案或启动替代治疗。
成人甲减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注意保暖,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乏力加重、嗜睡、浮肿等症状及时就医。备孕或妊娠期女性需特别关注甲状腺功能,确保促甲状腺激素控制在适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