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嗜睡、昏睡、昏迷、意识模糊、谵妄等。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颅脑疾病、全身性疾病、中毒等因素引起。
1、嗜睡
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配合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很快入睡。嗜睡可能与脑供血不足、脑缺氧、药物作用等因素有关。患者需要保持安静环境,避免过度刺激,同时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
2、昏睡
昏睡是较嗜睡更重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需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神经才能唤醒,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很快又入睡。昏睡常见于颅内压增高、代谢性脑病等情况。此时需要立即就医,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明确病因。
3、昏迷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意识完全丧失,不能被唤醒,无自主运动,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根据昏迷程度可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昏迷常见于严重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梗死、中毒等急危重症,需立即送医抢救,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4、意识模糊
意识模糊表现为注意力减退、定向力障碍、思维混乱、言语不连贯等。患者对时间、地点、人物的辨别能力下降,可能出现错觉或幻觉。意识模糊常见于发热性疾病、代谢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等。需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患者受伤,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5、谵妄
谵妄是一种急性脑综合征,表现为意识清晰度下降伴注意力障碍、认知功能全面紊乱,常有丰富的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内容多生动逼真,患者可有恐惧、兴奋不安、冲动行为等。谵妄常见于感染、代谢紊乱、药物中毒等情况。需要专人看护,防止意外发生,同时针对病因治疗。
出现意识障碍时,家属应立即记录患者意识状态变化的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头部,特别是怀疑有颅脑外伤时。同时尽快送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血常规、生化检查、头颅CT、脑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上主要针对原发病,维持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对于慢性病患者,应遵医嘱规律用药,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