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并非适合所有人?医生提醒:60岁后睡觉注意这4点

发布于 2025/07/06 10:18

"早睡早起身体好"这句话你可能从小听到大,但最近研究发现,这个养生法则可能要让60岁以上的朋友重新划重点了!睡眠专家通过长期追踪发现,老年人的生物钟和年轻人存在明显差异,盲目追求"早起"反而会影响健康。

一、为什么60岁后睡眠模式会变?

1、褪黑素分泌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逐渐下降,导致入睡困难、睡眠变浅。很多老人凌晨三四点就醒,其实属于正常生理变化。

2、深度睡眠时间缩短

60岁后深度睡眠占比可能减少50%以上,这也是老人总感觉"睡不饱"的原因。强行延长卧床时间反而会增加焦虑。

3、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老年人核心体温变化幅度减小,使得入睡和维持睡眠变得更困难,这也是为什么老人更怕冷的原因之一。

二、60岁后科学睡眠4大要点

1、不必强求"早睡早起"

研究发现老人最佳入睡时间在22-23点间,起床时间以自然醒为宜。刻意5点起床可能打乱昼夜节律。

2、午睡有讲究

午后1-2点小睡20分钟最佳,超过1小时可能影响夜间睡眠质量。避免在沙发或椅子上打盹,容易导致颈椎不适。

3、卧室环境要"三度"适宜

温度保持在20-24℃(冬.季可调高1-2℃),湿度50%-60%,亮度不超过30勒克斯(相当于小夜灯)。

4、起床后做套"醒脑操"

先坐在床边活动脚踝1分钟,然后搓热双手按摩太阳穴,最后缓慢站起。这套动作能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三、这些睡眠误区要避开

1、睡前喝牛奶助眠?

乳糖不耐受的老人可能适得其反,温蜂蜜水是更好的选择。

2、吃安眠药就能睡好?

长期服用可能产生依赖性,建议先尝试冥想、呼吸训练等非药物方法。

3、睡得越多越健康?

65岁以上每天睡6-7小时足够,过度睡眠反而会增加认知衰退风险。

四、改善睡眠的实用技巧

1、傍晚适当晒太阳

下午4-6点接触自然光,有助于调节褪黑素分泌节律。

2、晚餐吃对食物

推荐小米粥、香蕉、杏仁等含色氨酸的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饮食。

3、建立睡前仪式感

听轻音乐、泡脚(不超过15分钟)、做舒缓拉伸都是不错的放松方式。

记住,好睡眠不是看时长,而是看质量。如果持续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等情况,建议到睡眠专科就诊。从今晚开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睡眠节奏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