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并非适合所有人?医生提醒:60岁后睡觉注意这4点
发布于 2025/07/06 10:18
发布于 2025/07/06 10:18
"早睡早起身体好"这句话你可能从小听到大,但最近研究发现,这个养生法则可能要让60岁以上的朋友重新划重点了!睡眠专家通过长期追踪发现,老年人的生物钟和年轻人存在明显差异,盲目追求"早起"反而会影响健康。
1、褪黑素分泌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逐渐下降,导致入睡困难、睡眠变浅。很多老人凌晨三四点就醒,其实属于正常生理变化。
2、深度睡眠时间缩短
60岁后深度睡眠占比可能减少50%以上,这也是老人总感觉"睡不饱"的原因。强行延长卧床时间反而会增加焦虑。
3、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老年人核心体温变化幅度减小,使得入睡和维持睡眠变得更困难,这也是为什么老人更怕冷的原因之一。
1、不必强求"早睡早起"
研究发现老人最佳入睡时间在22-23点间,起床时间以自然醒为宜。刻意5点起床可能打乱昼夜节律。
2、午睡有讲究
午后1-2点小睡20分钟最佳,超过1小时可能影响夜间睡眠质量。避免在沙发或椅子上打盹,容易导致颈椎不适。
3、卧室环境要"三度"适宜
温度保持在20-24℃(冬.季可调高1-2℃),湿度50%-60%,亮度不超过30勒克斯(相当于小夜灯)。
4、起床后做套"醒脑操"
先坐在床边活动脚踝1分钟,然后搓热双手按摩太阳穴,最后缓慢站起。这套动作能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1、睡前喝牛奶助眠?
乳糖不耐受的老人可能适得其反,温蜂蜜水是更好的选择。
2、吃安眠药就能睡好?
长期服用可能产生依赖性,建议先尝试冥想、呼吸训练等非药物方法。
3、睡得越多越健康?
65岁以上每天睡6-7小时足够,过度睡眠反而会增加认知衰退风险。
1、傍晚适当晒太阳
下午4-6点接触自然光,有助于调节褪黑素分泌节律。
2、晚餐吃对食物
推荐小米粥、香蕉、杏仁等含色氨酸的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饮食。
3、建立睡前仪式感
听轻音乐、泡脚(不超过15分钟)、做舒缓拉伸都是不错的放松方式。
记住,好睡眠不是看时长,而是看质量。如果持续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等情况,建议到睡眠专科就诊。从今晚开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睡眠节奏吧!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