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治愈率与发现早晚密切相关,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则明显下降。治愈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
1、手术切除
根治性手术是早期大肠癌的主要治愈手段,包括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两种术式。对于未发生转移的肿瘤,完整切除病灶及周围淋巴结可达到临床治愈。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复发。
2、放疗
放射治疗多用于直肠癌术前缩小肿瘤或术后辅助治疗,常用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技术。放疗能有效控制局部病灶进展,但对远处转移效果有限,常需联合其他治疗方式。
3、化疗
化学药物治疗适用于中晚期患者,常用方案包含奥沙利铂注射液、卡培他滨片等药物。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降期,辅助化疗能清除潜在转移灶,但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4、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注射液,通过阻断肿瘤生长信号通路发挥作用。需先进行基因检测筛选适用人群,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可延长生存期。
5、免疫治疗
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患者,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该疗法耐受性较好,但需持续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大肠癌患者应保持高蛋白、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术后早期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严格遵医嘱完成后续治疗。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年进行肠镜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