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早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泡沫尿,随着病情进展可表现为水肿、乏力、食欲减退,严重时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甚至肾衰竭。症状主要与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损伤等因素有关。
1、夜尿增多
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导致夜间排尿次数增加,尿量超过白天总量的三分之一。患者可能伴随口渴、皮肤干燥等脱水表现。需监测24小时尿量,限制睡前饮水,避免高盐饮食加重肾脏负担。
2、泡沫尿
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形成细小持久不散的泡沫,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常见于晨起首次排尿,可进行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需控制血压达标,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
3、下肢水肿
血浆白蛋白降低导致组织间隙液体潴留,多从足踝部开始对称性肿胀,按压后出现凹陷。需每日测量腿围,抬高下肢促进回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
4、血肌酐升高
肾功能减退时肌酐代谢受阻,血液检测值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伴随恶心、皮肤瘙痒等毒素蓄积症状。需定期复查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尿量减少
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可能进展为少尿型肾衰竭。需严格记录出入量,限制钾、磷摄入,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透析治疗。可配合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等中成药辅助改善症状。
建议每日监测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采用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适当进行步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出现症状加重时需立即就诊肾内科。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