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食物中毒如何处理 4步正确处理急性食物中毒
发布于 2025/07/05 07:38
发布于 2025/07/05 07:38
急性食物中毒可通过停止进食、催吐排毒、补充体液、及时用药4步处理。急性食物中毒通常由细菌污染、毒素摄入、化学物质残留、寄生虫感染、病毒侵袭等原因引起。
立即停止摄入可疑食物,避免毒素继续进入体内。清除口腔残留食物残渣,用清水漱口。保留剩余样本或呕吐物以便后续检测,记录进食时间与食物种类。胃肠剧烈绞痛或持续呕吐时保持侧卧体位,防止误吸。
神志清醒者可饮用温盐水诱导呕吐,每次200-300毫升,重复进行直至呕吐物澄清。婴幼儿、昏迷患者禁止催吐,避免窒息风险。若误食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催吐会加重食管损伤,需立即就医洗胃。
呕吐腹泻导致脱水时口服补液盐,每10分钟饮用10-20毫升。可饮用淡糖盐水或米汤,避免牛奶等高蛋白饮品加重胃肠负担。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重度脱水表现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细菌性中毒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毒素中毒需用活性炭片吸附毒物,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性腹痛。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时,提示肉毒杆菌中毒可能需抗毒血清治疗。
处理期间密切监测体温、意识状态与排泄物性状。24小时内未缓解或出现血便、抽搐、少尿等症状需急诊就医。恢复期选择米粥、面条等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餐具厨具需煮沸消毒,生熟食材分开存放,海鲜肉类充分加热后食用。集体就餐后多人出现相似症状应立即上报疾控部门。
上一篇 : 肱骨大结节骨折与肩袖损伤如何区分
下一篇 : 维生素B6和B2的区别是什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