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的区别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7/05 09:01

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时间、病因及干预方式。先天性耳聋指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存在的听力损失,多与遗传、孕期感染等因素相关;后天性耳聋则因出生后疾病、外伤、噪声暴露等导致听力逐渐或突然下降。

1、发病时间

先天性耳聋在出生前或围产期已发生,可能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发现。后天性耳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如儿童期脑膜炎后耳聋、成年人突发性耳聋或老年性耳聋。

2、病因差异

先天性耳聋约50%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如GJB2基因异常;其余可能因孕期风疹病毒感染、早产缺氧等导致。后天性耳聋常见原因包括慢性中耳炎、噪声性听力损伤、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头部外伤或年龄相关退化。

3、听力损失特点

先天性耳聋多为感音神经性聋,常影响语言发育,需早期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后天性耳聋可为传导性聋(如中耳炎)、混合性聋或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部分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改善。

4、干预时机

先天性耳聋需在6月龄前开始干预以避免语言障碍,后天性耳聋根据病因选择治疗,如突发性耳聋需72小时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注射液(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冲击治疗。

5、预防措施

先天性耳聋可通过孕前基因筛查、孕期避免病毒感染预防;后天性耳聋需避免噪声暴露、规范使用耳毒性药物,及时治疗中耳炎等基础疾病。

无论先天性或后天性耳聋,均建议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先天性耳聋儿童家长需重视语言康复训练,后天性耳聋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耳道进水等行为。突发听力下降或耳鸣眩晕时,须立即就诊耳鼻喉科,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日常可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