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注意低渣、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主要有避免粗纤维食物、限制乳制品、补充优质蛋白、选择易消化主食、少食多餐等要点。
1、避免粗纤维食物
粗纤维食物可能刺激肠黏膜加重腹泻,如芹菜、竹笋、豆类等需减少摄入。急性发作期可暂时用过滤蔬菜汁替代,缓解期可尝试去皮煮软的瓜果。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15克,优先选择可溶性膳食纤维如苹果泥、燕麦片等。
2、限制乳制品
部分患者存在乳糖不耐受,可能加重腹胀腹泻。可先尝试无乳糖牛奶或酸奶,若症状无改善则需完全避免。钙质可通过豆腐、深绿色蔬菜补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剂。
3、补充优质蛋白
慢性腹泻易导致蛋白质流失,建议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1-1.5克蛋白质。选择蒸鱼、蛋羹、嫩豆腐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避免油炸烹调。严重营养不良时可考虑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如短肽型全营养配方食品。
4、选择易消化主食
精制米面、低筋面条等易消化主食可减少肠道负担,避免糯米、杂粮饭等难消化谷物。发作期可将米饭煮成粥,添加少量盐补充电解质。可尝试低麸质食物如米粉、藕粉观察症状改善情况。
5、少食多餐
每日5-6餐可减轻单次进食对肠道的刺激,每餐控制在200-300毫升容量。食物温度保持温热,避免过冷过热。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识别个体敏感食物,发作期采用要素饮食过渡。
患者需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指标,贫血者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缺乏者可选用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D滴剂。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烧烤煎炸。症状稳定后逐步尝试新食物,每次只添加一种并观察3天反应。急性发作或持续营养不良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肠外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