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是指胸膜的炎症反应,主要分为感染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肿瘤性胸膜炎、风湿性胸膜炎和创伤性胸膜炎等类型。胸膜炎可能与病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1、感染性胸膜炎
感染性胸膜炎主要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于肺炎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胸痛随呼吸加重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并配合胸腔穿刺引流。
2、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多伴随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胸水检查可见腺苷脱氨酶升高。需长期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需要6-9个月。
3、肿瘤性胸膜炎
肿瘤性胸膜炎常见于肺癌、乳腺癌转移,胸水多为血性且增长迅速。可伴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除原发病治疗外,可胸腔注射顺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控制胸水增长。
4、风湿性胸膜炎
风湿性胸膜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相关,胸膜增厚明显。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片控制免疫反应,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5、创伤性胸膜炎
创伤性胸膜炎由胸部外伤或手术操作引起,可能合并血气胸。需及时处理原发损伤,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防止感染,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胸膜炎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胸腔积液症状。急性期建议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如鱼肉粥、蔬菜汤等。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所有胸膜炎患者均需定期复查胸片或胸部CT,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胸痛加重、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