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D,同时需注重钙、磷等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佝偻病的营养干预主要有维生素D补充、钙剂补充、膳食调整、日光照射、定期监测等。
1、维生素D补充
维生素D缺乏是佝偻病的核心病因,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制剂。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D2软胶囊、维生素D3滴剂、胆维丁乳等。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帮助骨骼矿化。补充期间需定期检测血钙、血磷及25-羟维生素D水平,避免过量补充导致高钙血症。
2、钙剂补充
钙是骨骼发育的关键原料,佝偻病患者常需联合补充钙剂。常用碳酸钙D3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乳酸钙片等。钙剂宜与维生素D同服以提高吸收率,但需避免与富含草酸的蔬菜同食影响吸收。儿童补钙剂量需严格按体重计算,成人需根据骨代谢指标调整。
3、膳食调整
日常饮食应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奶酪、蛋黄、深海鱼等。同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瘦肉、豆制品等促进骨骼生长。限制高磷食物如碳酸饮料,避免干扰钙磷代谢平衡。婴幼儿应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时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奶粉。
4、日光照射
皮肤通过紫外线照射可合成内源性维生素D,建议每日进行10-30分钟日光浴,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温和时段。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婴幼儿需在树荫等散射光环境下进行。冬季或高纬度地区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定期监测
治疗期间每3-6个月需复查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骼X线。儿童需监测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维生素D和钙剂的补充方案,直至骨骼畸形改善、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合并肝肾疾病者需监测尿钙及肾功能。
佝偻病患者的营养管理需长期坚持,除规范补充营养素外,应每日保证适量户外活动,避免久坐久卧。儿童患者家长需定期评估其运动能力发育情况,如出现行走延迟、方颅加重等表现应及时复诊。成人患者需预防骨质疏松,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病理性骨折。所有患者均应建立个性化营养档案,由专业医师或营养师定期随访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