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术后积液通常与术中组织液渗出、淋巴回流受阻或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多数属于正常术后反应。
腹股沟斜疝手术过程中剥离组织可能造成微小血管或淋巴管损伤,导致组织液渗出积聚在手术区域。术后早期伤口周围会出现轻度肿胀,触诊可能有波动感,积液量较少时通常无明显不适。这类情况多与手术创伤刺激相关,可通过局部热敷促进吸收,术后1-2周内会逐渐消退。患者需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避免剧烈活动增加腹压。
若积液持续增多或伴随红肿热痛,可能提示继发感染或淋巴循环障碍。术中止血不彻底形成的血肿机化后可能转化为浆液性积液,合并细菌感染时会出现体温升高、切口渗液浑浊等症状。对于合并感染的病例,需进行超声检查明确积液范围,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穿刺引流,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3周以上仍存在大量积液者,需排除疝复发或深部组织愈合不良。
术后应使用弹力绷带适度加压包扎,采取半卧位减轻腹股沟区张力。饮食需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促进组织修复,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避免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术后1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积液吸收情况,出现发热或局部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