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外科手术的主要内容包括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肠造口术、肠排列术和腹腔引流术。肠梗阻手术方式需根据梗阻原因、部位及患者全身状况综合决定。
1、肠粘连松解术
肠粘连松解术适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通过分离粘连的肠管恢复肠道通畅。手术需精细操作避免肠管损伤,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预防再粘连。该术式创伤较小,但需注意术后可能发生肠瘘或再梗阻。
2、肠切除吻合术
肠切除吻合术用于肠管坏死、肿瘤或严重狭窄病例。切除病变肠段后行端端或侧侧吻合,需保证吻合口血供良好。术前需评估剩余肠管长度,避免短肠综合征。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3、肠造口术
肠造口术分为临时性和永久性,适用于高危患者或远端肠道病变。通过腹壁造口建立排泄通道,需注意造口位置选择及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包括造口脱垂、狭窄或周围皮炎,需专业造口师指导护理。
4、肠排列术
肠排列术用于预防复发性肠梗阻,将小肠按生理顺序排列固定。可采用Noble法或Childs法,减少肠袢异常扭转。该术式可能延长手术时间,需权衡获益与手术风险,术后仍需警惕粘连发生。
5、腹腔引流术
腹腔引流术常作为辅助措施,放置引流管引出渗液减少感染。引流管选择需考虑引流物性状,通常保留24-72小时。需每日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警惕出血或肠内容物漏出等异常情况。
肠梗阻术后需禁食至肠功能恢复,逐步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应保证足够蛋白质摄入促进伤口愈合,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纠正营养不良。术后早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活动,逐步增加运动量预防静脉血栓。定期随访复查腹部CT或造影,监测有无再梗阻迹象。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