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过缓伴不齐是指心脏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频率低于正常范围(成人<60次/分)且节律不规则,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现。
窦性心律过缓伴不齐可能由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常见于长期运动训练的运动员、睡眠状态或老年人,心脏因适应需求而自然减缓跳动,通常无明显症状,无须特殊治疗,定期监测即可。病理性因素可能涉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炎、冠心病等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代谢率下降导致心率减慢,心肌炎或冠心病可能因心脏传导系统受损引发节律异常,此类情况需结合心电图、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明确病因。部分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也可能导致心率减缓与节律不齐,调整用药后可缓解。
若出现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提示心输出量不足,需及时就医排查严重病因。无症状者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估风险,日常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体位变化,限制咖啡因摄入。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应遵医嘱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心率及节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