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功能代偿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心悸、下肢水肿和发绀。这些症状通常与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增加及慢性缺氧等因素有关,需结合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等明确诊断。
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功能代偿期的典型表现,患者常在轻微活动后出现气促,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可发生。这与长期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有关,肺血管阻力增加使气体交换效率降低。患者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需避免剧烈运动并遵医嘱使用氨茶碱片、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
2、活动耐力下降
患者因心肺功能储备不足,日常活动如爬楼梯、快步行走时易感疲劳。右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供氧不足,伴随乳酸堆积加速乏力感。建议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逐步改善体能,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使用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
3、心悸
右心室扩大和心肌缺血可引发心律失常,表现为心前区不适或心跳漏搏感。心电图常显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异常,可能与低氧血症继发交感神经兴奋有关。需限制咖啡因摄入,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合并低氧时需长期家庭氧疗。
4、下肢水肿
右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典型表现为踝部凹陷性水肿,傍晚加重晨起减轻。钠水潴留与静脉回流受阻是主要机制,可能伴随肝淤血和腹水。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3克,抬高下肢促进回流,必要时使用呋塞米片利尿消肿。
5、发绀
长期低氧血症使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表现为口唇、甲床青紫。常见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示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需通过长期低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大于90%,避免寒冷刺激加重外周血管收缩。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功能代偿期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饮食宜采用高蛋白、低盐、易消化原则,每日分5-6餐减少饱腹感对呼吸的影响。建议每3个月复查肺功能与心脏超声,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水肿加重时需立即就医。适度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可改善通气效率,冬季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急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