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胰岛素抵抗等。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若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个体发病概率会显著增加。1型糖尿病与HLA基因多态性相关,2型糖尿病则涉及多个易感基因位点。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必要时进行糖耐量试验筛查。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血糖负荷过重,特别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饮料的过量摄入。这类饮食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逐渐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建议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比例,减少加工食品消费。
3、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降低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率,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规律运动能帮助维持正常体重,改善糖代谢。每周应保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配合抗阻训练效果更佳。
4、肥胖
尤其是腹型肥胖时,内脏脂肪组织会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和游离脂肪酸,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需警惕代谢异常,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将体重减轻5%-10%即可显著改善血糖水平。
5、胰岛素抵抗
这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表现为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常伴随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表现。改善胰岛素抵抗需综合干预,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胰岛素增敏剂。
预防糖尿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合理体重,避免长期精神紧张。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检测空腹血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已确诊患者要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配合医生进行规范化治疗,切勿自行调整降糖方案。日常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