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通常无法通过肠镜检查直接确诊。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诊断主要依赖症状评估和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肠镜检查可用于排除炎症性肠病、肠息肉等器质性病变。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需结合罗马标准,包括反复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患者可能表现为腹泻型、便秘型或混合型,症状常与饮食、情绪等因素相关。肠镜检查时肠道黏膜通常无异常发现,但该检查有助于鉴别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血液检查、粪便潜血试验等辅助检查也可用于排除其他病因。
少数情况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能因症状不典型或伴随报警症状需接受肠镜检查。报警症状包括体重下降、夜间腹痛、便血等,这些表现可能提示需要进一步排查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对于年龄超过50岁或有结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医生可能建议肠镜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注意记录饮食与症状关系,避免诱发因素如高脂饮食、乳制品等。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心理调节有助于改善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