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腹部按摩、药物治疗四个方法改善。小儿便秘通常由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不足、肠道功能紊乱、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可适当添加西蓝花、苹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保证足够水分摄入,建议少量多次温水。避免过多食用精制米面、油炸食品等低纤维食物。母乳喂养者需注意母亲饮食均衡,配方奶喂养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特殊配方。
2、增加运动
适当运动能刺激肠道蠕动,婴幼儿可进行被动操或俯卧练习,学龄前儿童建议每天进行1小时户外活动如跑跳游戏。避免长时间久坐玩电子设备,家长需引导孩子建立规律运动习惯。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注意避免饭后立即剧烈运动。
3、腹部按摩
顺时针按摩腹部能促进肠蠕动,家长可用温暖手掌以肚脐为中心做环形按摩,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力度需轻柔,可在洗澡后或睡前进行。配合屈腿压腹动作效果更佳,注意观察儿童反应,出现不适立即停止。长期卧床患儿需每2小时翻身并按摩。
4、药物治疗
顽固性便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常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可软化粪便,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开塞露用于急性排便困难。禁止自行使用泻药,用药期间需监测排便情况及不良反应。药物治疗需配合饮食调整,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减量。
建立规律排便习惯对预防小儿便秘很重要,家长需固定每日排便时间,可选择餐后30分钟让儿童坐便盆。注意观察粪便性状变化,出现血便、持续腹痛、体重下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日常避免过度催促或责备,营造轻松如厕环境,学龄儿童可适当补充益生菌饮品维持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