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底筋膜炎的症状表现主要有足跟疼痛、晨起第一步痛、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重、局部压痛、足底紧绷感等。跖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因反复牵拉或劳损引发的无菌性炎症,常见于长期负重、运动过度或足弓结构异常人群。
1、足跟疼痛
疼痛多位于足跟内侧,呈刺痛或钝痛,初期可能仅在活动时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持续性疼痛。疼痛与足底筋膜在跟骨附着点的慢性损伤有关,可能伴随局部微小撕裂。患者可尝试足底筋膜拉伸训练,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药物缓解症状。
2、晨起第一步痛
晨起或久坐后迈出第一步时疼痛剧烈,行走数步后逐渐减轻。这是由于夜间足底筋膜挛缩,突然负重时牵拉炎症部位所致。建议起床前先进行足趾背伸动作预热筋膜,疼痛明显者可短期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或洛索洛芬钠片。
3、活动后疼痛加重
长时间站立、跑步或爬楼梯后疼痛显著加剧,休息后可部分缓解。过度活动会导致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引发炎症反应。需减少高强度运动,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配合超声波治疗等物理疗法改善血液循环。
4、局部压痛
按压足跟内侧或足弓中部时出现明显压痛,可能触及增厚的筋膜结节。压痛点多对应筋膜病变部位,严重者可出现跟骨骨刺。急性期可采用冰敷缓解肿胀,慢性期使用冲击波治疗促进组织修复。
5、足底紧绷感
患者常感觉足底发紧或僵硬,尤其在长时间不活动后。这种紧绷感源于筋膜弹性下降和炎症导致的纤维化。日常可通过踩网球滚动按摩足底,严重者需佩戴夜间支具保持筋膜伸展状态。
跖底筋膜炎患者应避免赤足行走或穿平底鞋,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运动鞋,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每天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如毛巾牵拉、台阶悬吊等动作。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需考虑局部注射治疗或筋膜松解手术。急性期疼痛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须严格遵医嘱控制用药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