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血管瘤是鼻腔内血管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反复鼻出血、鼻腔肿块等。鼻血管瘤可能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外伤、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鼻腔渐进性鼻塞、涕中带血或喷射性出血,严重时可导致贫血或呼吸困难。
1、鼻塞
鼻塞是鼻血管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鼻塞,随着瘤体增大可能发展为双侧阻塞。患者常感觉鼻腔通气不畅,夜间加重可能影响睡眠。轻度鼻塞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缓解,若伴随出血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血管瘤引起的机械性阻塞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如鼻内镜下电凝术或低温等离子切除术。
2、鼻出血
反复鼻出血是典型症状,多为单侧鼻腔突发性出血,出血量从涕中带血到喷射状出血不等。由于瘤体血管壁薄且脆弱,擤鼻、打喷嚏或轻微触碰都可能诱发出血。长期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止血可采用前鼻孔填塞法,严重出血需行血管栓塞治疗。常用止血药物包括云南白药胶囊、血凝酶冻干粉、肾上腺色腙片等。
3、鼻腔肿块
部分患者可触及鼻腔内柔软肿块,表面呈暗红色,按压时可能缩小或褪色。肿块增大可能引起面部胀痛、头痛或视力改变。检查可见鼻腔紫红色桑葚样新生物,触之易出血。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明确瘤体范围,小型无症状血管瘤可观察,较大肿块需手术切除。
4、继发症状
长期鼻塞可能导致嗅觉减退、睡眠呼吸暂停或慢性缺氧。大量出血可引起头晕、心悸等贫血表现。瘤体向周围侵犯可能引发眼球突出、复视或颅神经症状。继发感染时会出现脓性鼻涕、发热等表现。这类情况需多学科联合治疗,如输血纠正贫血,抗生素控制感染。
5、特殊类型
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属于侵袭性较强的类型,多见于男性青少年,表现为严重鼻出血和鼻腔肿块。妊娠期血管瘤可能受激素影响迅速增大。这类特殊类型需尽早干预,治疗方案包括术前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控制瘤体生长。
鼻血管瘤患者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孔,室内使用加湿器防止鼻腔干燥。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铁的食物如菠菜、猪肝等,促进血管修复和预防贫血。出现频繁鼻出血或进行性鼻塞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鼻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