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生育的孩子多数情况下是健康的,但存在胎儿发育异常、早产等风险。抗磷脂综合征可能增加妊娠期并发症概率,需在医生指导下严密监测。
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时,胎盘血管可能因血栓形成导致供血不足,引发胎儿生长受限或流产。规范使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可降低风险。孕期需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胎心监护及凝血功能评估,及时发现异常。部分新生儿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或血栓形成倾向,需在出生后接受血液学检查。
极少数情况下,母体抗磷脂抗体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这类患儿需在出生后进行心电图监测,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若母体存在高滴度抗β2糖蛋白1抗体,新生儿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概率可能轻微升高。
建议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在孕前3-6个月开始调整用药方案,妊娠期保持适度运动并控制体重增长。产后需继续监测母婴健康状况,新生儿喂养建议优先选择母乳,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随访儿童生长发育情况,重点关注神经运动功能及免疫状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