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视神经萎缩可能由遗传因素、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视神经炎、中毒或营养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视神经萎缩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色觉异常等症状,需通过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方式确诊。
1、遗传因素
部分视神经萎缩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如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这类患者通常有家族病史,表现为双眼先后出现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可尝试辅酶Q10等神经营养药物延缓进展,但需在神经眼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2、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疾病患者,因视神经供血不足导致。可分为前部缺血性和后部缺血性两类,前者常表现为突发单眼视力下降伴视盘水肿。治疗需控制原发病,急性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注射液,联合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长春胺缓释胶囊。
3、青光眼
长期高眼压压迫视神经导致进行性萎缩,早期表现为周边视野缺损,晚期可致管状视野。需定期监测眼压,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于药物控制不佳者,可考虑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或小梁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4、视神经炎
多与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疾病相关,典型症状为眼球转动痛伴中心视力下降。急性期需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如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后续口服泼尼松片逐步减量。部分患者可能需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片预防复发。
5、中毒或营养缺乏
长期接触甲醇、乙胺丁醇等有毒物质,或维生素B12严重缺乏均可导致。表现为渐进性视力减退伴中心暗点。需立即脱离毒物接触,补充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片,严重者可联合神经营养药物如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吸烟、酗酒会加重病情,应严格戒除。
老年人出现视力变化应及时到眼科进行系统检查,确诊后需针对病因治疗。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保证富含叶黄素、omega-3脂肪酸的均衡饮食。避免长时间用眼,阅读时保证充足光照,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定期复查视野和眼底,按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家属应协助监测视力变化,预防跌倒等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