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回肠点状糜烂一般是能治好的,通常与炎症性肠病、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末端回肠点状糜烂多数由慢性炎症或轻度感染引起,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抗炎药物,配合蒙脱石散等黏膜保护剂。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选择低渣、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肠道负担。多数患者在1-3个月治疗后可实现黏膜修复,复查肠镜可见糜烂面愈合。
少数患者可能因克罗恩病等特殊病因导致病情反复,需长期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控制炎症活动。若合并肠梗阻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行肠段切除术等外科干预。此类情况治疗周期可能延长至6-12个月,需定期监测炎症指标和肠镜变化。
建议患者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记录排便情况及腹痛变化,复诊时携带完整病历资料。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发热、便血加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