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可能是由生理性因素、心脏器质性疾病或药物因素引起的。早搏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前区不适或心跳停顿感,常见原因有情绪波动、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若频繁发作或伴随胸痛、晕厥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生理性因素
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或摄入咖啡因可能诱发早搏。这类早搏多为一过性,通常表现为偶发心悸,无伴随症状。改善生活方式如保证充足睡眠、减少浓茶咖啡摄入后多可缓解。部分人群在剧烈运动后也可能出现短暂早搏,休息后多自行消失。
2、心脏器质性疾病
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心肌电活动异常。这类早搏常表现为频发心悸伴胸闷,可能与心肌缺血、心室重构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
3、药物及代谢因素
某些支气管扩张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引发早搏。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代谢亢进时,患者可能出现频发早搏伴手抖、消瘦。这类情况需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甲亢,如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也可能干扰心肌电传导,需及时纠正。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限制酒精及咖啡因摄入。可适当补充含镁食物如坚果、绿叶蔬菜。若早搏发作频繁或伴随头晕、气促等症状,需尽快至心内科就诊。定期监测血压、心率,避免擅自服用调节心律药物。中老年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心脏病史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原发病。